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塔台和国际航班通话,信息传输到底有多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塔台和国际航班通话,信息传输到底有多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联通将支持在飞机上使用Wi-Fi,在飞机上使用Wi-Fi会对飞行造成影响吗?
无线上网目前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了在移动设备上刷微博、刷朋友圈、看新闻的人们,在坐飞机的时候就只能一个个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想要在飞机上上网,成了许多旅客的诉求,尤其是一些乘客需要在旅行途中处理自己的工作,非常需要网络。
近日,中国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朱涛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第五次修订中,民航局放宽了对于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PED)的规定,允许航空公司为主体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
《规则》的修订版本将于2017年10月起实施。业内普遍认为按《规则》指示,应是先允许在平飞阶段使用飞行模式手机,然后在航班全过程使用飞行模式手机。《规则》实施后,各家航空公司将据此更新修订公司手册,完成民航局的评估,并向局方提交申请,得到批准后才可以放开,因此预计最快明年上半年政策将会落地。
机载WIFI应分为天地互联与局域网WIFI两种。像之前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国航推出的“地空宽带”服务主要应用技术是,在万米高空中,飞机与地面的4G基站进行通信,再将4G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乘客直接体验wifi上网。据内部测试,乘客通过机舱wifi连入公众互联网,这与日常上网体验没多大区别,在线看视频时数据流也较为稳定。此外,像土耳其航空是通过卫星通信实现在飞机上上网。
谢邀~
——————————————————————————
“在飞机上上网”一直是多少手机党、出差党梦寐以求的心愿。就在年前,东航首先抛出了“飞机提供网络服务”的消息,到现在,大家心心念的“飞机上网”已经覆盖了大多数航空公司。相信很多同学趁着这次过年回家赶紧体验了一把在万米高空上刷微博的“赶脚”。那么,在飞机上上网究竟是个啥体验?里面又暗藏这什么小秘密?
虽然很多同学已经尝试过,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先多嘴讲一下在飞机上联网的正确操作方式——首先,请先优雅的开启手机内置的飞行模式,然后再打开wifi链接。
问题来了,在飞机上为啥要开飞行模式,而不能直接连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呢?由于航空电子设备需要非常安全的电磁环境,而手机在打电话或使用数据流量上网时,手机信号有可能对机载通信导航设备造成干扰。
举个栗子,飞机的测距系统工作频率在900—1000MHz(兆赫),而在909—915MHz和954—960MHz,中国联通部署了2G网络,在935——954MHz和930-935MHz,中国移动部署了2G网络。这就使测距系统工作频率与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发生了冲突。
哪一起空难是在飞机上打电话引起的?
一次都没有,通讯频段差的很远,根本不会相互干扰,现在在乘国际航班时也基本上没什么航司要求关机,连飞行模式都没要求,现代飞机的通讯能力不是手机能够影响的到的,就算几百只手机一起打也不会对飞机通讯造成什么实质性干扰,这是曾经向某航机长询问过的。过去要求电子设备关机打开遮光帘其中一个目的是万一飞机起飞时出现意外机组人员或者乘客有可能及时发现从而通知驾驶员进行处理。说白了起飞禁止通讯是完全没必要的,现在国内航司也已经放宽要求不需要关机只要调到飞行模式了,少数新机型更是开始提供空中wifi了,或许再过几年在空中都可以正常打电话用流量了。
非专业人士,不过喜欢航空相关的知识,以前看航空知识之类的杂志,很久以前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介绍文章,大概意思是那时候的手机比如大哥大之类的坐飞机信号不好,会加强功率吧,让当时这方面抗干扰能力不太强的飞机里的电子设备和电路,不只是通信系统,受到干扰,就像手机放以前的电脑边上,[_a***_]话了屏幕会颤,喇叭会吧吧吧响。现在抗干扰能力强了,基本不会受这方面影响,所以在逐步放开。
不过航空业以安全为最优先,乘客可以质疑投诉或者按照法律规定寻求改变,在已登机后还是应该遵守现行规定,而不是当场要求航司为自己改变规则。以前也有大咖科普过,飞机上几乎每一条规定都是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此外国外的相关规定放松也不见得就是绝对正确的,比如***合法化这种。
以前看过一个电影,据说是根据真事改编的,讲的是一架航班莫名其妙撞山了,很多人骂飞行员,说他虽然死了但他害死了所有乘客。后来调查发现是飞机装了一个军队的电子设备,好像是没关闭,导致飞机高度表失灵,发现前面有山的时候已经躲不开了。也许类似的影响设备数据的担忧才是关闭所有电子设备的初衷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堵 大家想想自己身边哪个认识的人是不系安全带出***死的 那么以后系不系安全带?没发生不代表100%安全!哪个人是吃转基因得癌症死的?那么为什么大家还都不吃转基因呢 因为虽然不能证明它有危险 但是也不能证明它100%安全 所以我们才要杜绝隐患
至今为止,并没有一起空难被证明是由乘客手机未关机引起的。甚至没有一次可能的干扰报道被证明。
FAA于91年发布手机禁令是基于FCC的证词,FCC专家认为快速飞行飞机上的手机如果开机会对通讯基站造成压力而影响通讯公司利益,从而作伪证说手机会干扰航空通讯。随后的22年里尽管FAA无法在试飞中观测到任何干扰,但是没有改变政策。
直到2013年在航空业的推动下才撤销禁令,因为承运人发现,随着手机普及,几乎不存在一架手机都关机的航班,乘客会忘记关机,误以为关机,偷用,甚至机组也偷用,这样的航班每天上万架次,但是没有任何相关干扰的报道。除了给乘客添麻烦外,要求乘客手机保持关闭成为了毫无意义的政策。
CAAC直到2017年才解除手机禁令,交由航司自行决定,目前全球绝大多数航班可以使用手机,不过相关附加限制各有不同,欧美国家通常完全不限制或起降时限制飞行模式,我国一般要求飞行模式使用,起降关机。
使用手机虽然不会严重影响航空安全,但是作为乘客应当遵守航空公司规定,以免给其余乘客造成困扰,同时在狭小的客舱通话属于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这种问题在公共平台讨论有意思吗?只会增加民众的认知混乱!1.首先,不仅是打电话会不会引发空难,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之前没有引发灾难之后未必会100%不引发。2.一般人都不是科学公知,更不是某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到底这个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安全事故,或者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到底有多大你能肯定吗?3.即便你的科学认知能力足够高,能够100%肯定这种行为100%不会引发安全灾难,应该拿出你的充分的论据敦促有关部门修改规定,而不是首先在公众中制造认知混乱。4.还是回到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有规定首先按约定的规定行事,规定不合理不科学敦促修改,修改之前不应该以不合理不科学的理由任意不遵守,如果人们都不按此行事,社会将处处充斥着混乱,相信多数人都希望生活在秩序井然的社会,秩序井然的社会才会让人们不必拿出额外的精力去应付混乱!
每个人是不是要按约定的、公认的规则行事,是不是要严格遵纪守法约束自己的任意行为,这才是我们需要统一思想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塔台和国际航班通话,信息传输到底有多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塔台和国际航班通话,信息传输到底有多快?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