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际通用的船舶遇险呼叫系统,如何确保及时响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际通用的船舶遇险呼叫系统,如何确保及时响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船舶在不同海区遇险时可分别***用哪些有效手段进行报警?
2、EPIRB在遇险时可手动开启,若来不及启动投放,静水压力释放器会在船舶下沉到一定水深时自动释放并开启,将详细位置信息和船舶信息通过卫星发出求救信号,搜救船舶到达附近,
3、SART在收到雷达的触发信号时会起示位作用。卫通电话在有卫星信号时可像手机一样通讯,向岸台报告险情。
4、通过VHF或手机进行报告。
地球上的洋面被划分成了A1,A2,A3,A4四个海区, 主要是根据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岸基电台的覆盖范围(当然还有INMARSAT卫星,后面会提到)来划分的
A1海区属于沿海海区。至少有一个甚高频海岸台的无线电话能够覆盖的海区,并且连续的数字信号变换器是有效的,可从海岸台延伸至30-50海里,VHF(甚高频)岸基电台的覆盖范围内;
A2海区为至少有一个中频海岸台的无线电话能够覆盖的海区,并且连续的数字信号变换器是有效的,一般可从海岸延伸至50-150海里(在中频MF覆盖范围,但不包括A1区域);
A3海区是国际海事卫星的静止卫星能够覆盖的海区,并且连续的警报是有效的,该区域处于北纬70度与南纬70度之间。A4是除A1、A2、A3区域以外的地区,本指南北极区,因南极基本是陆地,所以主要指北冰洋那块区域。 考虑到北冰洋那块只有少量科考船还有核潜艇会去,绝大部分的船(主要是商船),都在A1、A2、A3的区域内。
船舶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船舶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包括:确保人员安全,迅速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保护环境和***,救助遇险人员,展开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公众,积极协调合作,恢复正常航运秩序,防止次生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船舶遇险等级判定?
(一)事故船舶损害程度分类。根据事故造成船舶的损坏情况,将船舶沉没或者全损,以及船舶严重损坏而丧失航行能力作为确定直接经济损失标准主要依据之一。
(二)船舶吨位分级。船舶总吨是根据船舶吨位丈量公约或规范确定的船舶所有围蔽处所的总容积,代表船舶大小、等级。按照船舶损坏程度并结合船舶总吨,即:按500≤总吨<3000、3000≤总吨<3万、总吨≥3万的三个吨位区间的船舶发生沉没或全损,以及严重损坏造成船舶丧失航行能力作为划分标准,确定事故等级。
(三)客船核定乘客定额分级。客船核定乘客定额代表客运船舶最大载客能力。按照客船损坏程度并结合客船核定乘客定额,即:按30人≤客位<100人、100人≤客位<400人、客位≥400人的三个客位区间的客船发生沉没或全损,以及严重损坏造成船舶丧失航行能力作为划分标准,确定事故等级。
(四)设施经济损失分级。船舶发生触碰事故造成桥梁、码头等设施损坏的,按照设施的直接经济损失(微信公众号:航运精英圈),即:按1百万≤经济损失<1千万、1千万≤经济损失<5千万、5千万≤经济损失<1亿、经济损失≥1亿的四个损失金额区间作为划分标准,分别确定事故等级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际通用的船舶遇险呼叫系统,如何确保及时响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际通用的船舶遇险呼叫系统,如何确保及时响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